“五一”假期,衡阳公安用心书写为民答卷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5-05-15 02:29

■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李华中

“五一”假期第一天,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内,公安民辅警为每一位有需求的群众保驾护航。人口与出入境管理支队以“出入有境、服务无境”为宗旨,推出“企业专场”“学生专场”“老年人专场”“外国人专场”“假日出游专场”等个性化服务,用绿色通道、延时办理等暖心举措书写为民答卷。

紧急事由优先办理,开通延时服务绿色通道

“孩子在香港突发急病,能帮帮我吗?”5月1日清晨,易女士攥着香港某医院的诊断证明冲进大厅。值班民警立刻启动“紧急事由优先办”机制,原本需要3个工作日的港澳探亲签注加急流程,仅用1小时便完成受理。当易女士接过受理回执时,泪水在眼眶打转:“这张纸,就是连接我和孩子的生命线。”

9时,林女士指着签注页上的有效期急得直跺脚:“我明天的高铁票都订好了,可探亲的签注却今天到期!”窗口民警立即开通“延时服务绿色通道”,从材料核对到表格填写全程陪同指导。20分钟后,当崭新的签注页盖上钢印时,林女士破涕为笑:“谢谢你们,是你们帮我守住了我们全家团聚的约定。”

银发专窗服务传递温度,永居指南赢得外籍人才点赞

午后时分,王女士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八旬母亲刚迈进大厅,工作人员立刻上前递上一杯温水:“您先坐着歇会儿,后面的事交给我们来办。”为了方便与老人交流,工作人员半蹲在轮椅旁,耐心询问需求,随后引导她们来到“银发专窗”。从材料复印、照片采集到信息录入,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。半小时后,崭新的护照递到老人手中,她轻轻摩挲着封面上的国徽图案,忍不住感慨:“你们真是太贴心了!”王女士在留言簿上写道:“政务服务的温度,原来可以这样真切地触摸到。”

“我想一直在中国从事核物理研究事业。”午后,湖南工学院巴基斯坦籍教授阿里(化名)带着12年的教学笔记走进咨询室。人境支队根据其在中科大、南华大学的任职经历,对照“外籍高层次人才”认定标准逐项梳理,开通预审绿色通道。当系统显示材料初审通过时,阿里轻抚着永居身份证申请表:“我申请的不仅仅是证件,更是科研理想的通行证!”

容缺受理让群众笑开颜,指导留学生合规兼职

“我的留学材料就差这份证明了!”17岁的小李在自助机前急得眼眶通红。值勤民警发现其缺少材料后,立即启动“容缺受理”机制,一边安抚小李情绪,一边协调学校补开证明,并手把手指导表格填写。当受理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,窗外的阳光正映在小李父子的笑脸上。

15时许,南华大学的外籍留学生用带着口音的中文问道:“我假期想打工,但怕违反规定,该怎么办啊?”值班民警立即为其详细解读法规红线,同时联系本地企业为其提供合规兼职机会。看着手机里刚发来的通知,留学生兴奋地竖起大拇指:“既讲政策又教方法,太实用了!”

“你们让亲情没有距离!”——易女士说。“在这里让我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!”——留学生穆罕默德说道。“12年的中国生活,今天终于找到归属的坐标。”——阿里教授在申请表签字时感慨。当天,出入境大厅受理业务量同比增长40%,收获中外群众感谢信5封。从加急签注的“生命通道”到永居申请的“人才专列”,从银发窗口的“躬身服务”到跨国学子的“政策灯塔”,出入境民警用专业与温情铺就“双向奔赴”之路,每个关于“家”的故事都在这里续写新篇。

首页
评论
分享
Top